60xp系统管家 - 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60xp系统管家 > 互联网 > 正文

寄云科技:以平台 数据智能投身工业互联网的“大江大河”

时间:2021-07-17 07:08:52 作者:yanadmin 来源:60xp系统管家 1.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资讯 2.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访问: http://m.60xp.com/news/10596.html 手机查看

作为国家推进新基建的战略举措之一,工业互联网的热度不断升高。在工业互联网热潮中,既活跃着西门子、PTC、GE等国际厂商,也有以十五家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平台为代表的众多国内工业互联网厂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千帆竞速、百舸争流的规模化扩张窗口期,各类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如何寻求差异化竞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无疑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命题。这其中,作为一家有着深厚底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寄云科技日前完成了近亿元C轮融资,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核心技术研发股权投资,此前还获得达晨、云启、基石、华成、赞路、丰厚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通过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基于数据的行业深度智能化应用双轮驱动模式,寄云科技走出了一条属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那么,寄云科技如何在工业互联网版图中找到自身的定位?为什么寄云科技会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收获融资后,寄云科技又将如何拓展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前沿和应用疆界?带着这些问题,e-works CEO黄培博士通过视频连线,专访了寄云科技CEO时培昕博士。

寄云科技:以平台 数据智能投身工业互联网的“大江大河”

寄云科技CEO时培昕博士

探索价值驱动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从2018年工业互联网开启发展“元年”后,业内关于工业互联网的讨论就不绝于耳。在概念普及走向行业深耕的3年时间内,国内市场涌现出一大批活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具有较强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备受瞩目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也从2019年的10家大幅扩展到15家。

在时培昕博士看来,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是国内制造企业走向高端制造的必由之路。在成本压力和激烈市场竞争下,只有通过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数字化变革,通过数据智能实现可量化的生产和经营指标优化,才能为企业的品质和效率带来跃迁。然而,时博士也指出在相关政策红利的刺激下,进入工业互联网市场的主体越来越多,技术水平层次不齐,难免出现鱼目混珠。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寓意丰富、覆盖面广的大概念,但企业需要明确,工业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必须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时博士指出,不少客户的需求并不清晰,甚至将工业互联网建成了一个信息化“大杂烩”。而实际上,工业互联网比较成熟的应用场景,都集中在生产制造过程优化、供应链管理、预测性维护等具有较高行业特质的场景中。

以离散制造业为例,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与多种信息系统集成。然而,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采集什么数据?连接什么业务系统?分析什么指标?怎么控制和决策?这些问题很难由一家或者两家服务商解决。“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协作,结合行业知识的深度分析,寻找各种可量化的生产指标的优化空间并加以改进。。”时博士强调,工业互联网应用是一项庞大而漫长的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才能构建功能强大的平台化产品。

目前来看,国内许多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的领域众多,对外虽然宣称开放,但在实际项目中彼此并不包容,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来实现集成。时博士认为,工业互联网领域要想良性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这其中包括:

首先是底层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厂商。这些厂商在PLC、DCS往APC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底层自动控制的丰富经验,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控制实时性、稳定性的要求。

第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商。这些厂商关注的重点在于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可视化,需要实现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将原本分散到各个信息孤岛的数据整合起来,帮助企业便捷、高效地开发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应用,平台提供商(包括IaaS厂商)也提供云服务、大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能力。

第三是工业APP应用提供商和集成服务商。这些厂商能够结合各种应用场景的数据处理与应用开发能力,实现基于数据的一系列智能化应用。根据不同的业态,又分为通用性应用和面向行业或生产场景的专属应用,囊括了各种应用软件开发商和集成服务商。

时博士总结,推进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需要以价值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形成包括制造企业、平台服务商、软/硬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工业应用开发者在内的开放网状生态,打破传统封闭工业技术体系链式发展路径,实现换道超车。

寄云科技的沉淀与释放:平台 数据智能应用的双轮驱动

在庞大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博士坦言,在2019年前,寄云科技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产品销售模式,业务主要以定制化项目为主导的模式,使整个团队像极了张开五指的手,能力分散到四面八方。“虽然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但持续以这种方式运营难以形成寄云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2019年下半年,寄云科技决定将张开的手握成拳,制定了平台化为主线,数据智能应用为基础的双轮驱动模式。

“在推进工业互联网落地的过程中,平台和应用这两类能力是必须具备的。”时博士形象地称之为“既要识大体,也要知小节。”从横向集成的角度,制造企业需要通过平台去连接人、机、物等各类工业要素,获取各种设备实时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再深入结合行业的机理模型,辅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分析,构建生产指标的优化能力,实现反馈控制和实时决策能力,进而优化生产制造过程。时博士表示,平台能够方便的定义各类模型,帮助企业实现整体化、全局化的应用。企业基于平台可以实现规范的数据开发应用,实现各种生产指标的统一管理和实时计算。从垂直应用的角度,以数据为基础形成的智能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工业互联网价值的最终输出,工业应用通过封装工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显著提高智能制造水平。

沿着平台化和行业深度智能化的方向,寄云科技采用平台 数据智能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加快寄云NeuSeer平台上标准产品累积,开发了包括工业网关、边缘智能一体机、时序数据库、MPP数据库、工业数据管理和数字孪生开发平台、工业数据分析和建模平台等多个标准化产品,为企业提供方便的异构数据接入和融合、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化分析,以及低代码的开发工具简化和加速工业应用的开发与迭代。例如为企业提供标准的可视化开发及应用框架、微服务开发环境、数据对象开发工具以及无代码开发工具,实现全工作流的可视化、零代码建模。

寄云科技:以平台 数据智能投身工业互联网的“大江大河”

寄云NeuSeer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

通过研发先进的应用开发工具,寄云科技构建了一系列基于数据的智能应用,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预测性维护,针对大型高附加值装备,提供振动分析、状态监测、实时报警、故障预测与诊断、健康档案管理能力。例如寄云科技同国内油气装备厂商宝石机械深度合作,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包括钻机、压裂车等价值数千万的特种装备的预测性维护上,通过实时采集装备的运行数据,结合现场的作业和维护记录,帮助宝石机械实现了对油气装备的远程智能实时监控,在避免关键故障、降低故障排查和修复时间等方面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不仅使得客户满意度更高,降低了每年数百万的维护成本,也大幅缩减了工程师现场支持的维护费用支出。

二是针对连续、离散行业,寄云科技通过整合MES、ERP以及底层CNC等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实时分析,帮助企业改善设备运行效率,提升OEE等生产指标。例如在汽车零配件行业,寄云科技与麦格纳格特拉克针对生产设备运行效率的优化展开合作,通过采集设备实时的状态数据,结合ERP和MES的工艺数据,实现秒级生产指标(OEE/JPH/MTTR/MTBF)的实时计算,再通过精益管理实现过程管控。

三是针对流程类企业,实现生产管理优化,满足生产调度、实时组态、实时生产工艺分析与可视化、能效管理等需要。例如,在帮助某省级能源集团公司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时,寄云科技参与建设了“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通过实时对DCS生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了集团整体生产经营情况的集中展示分析,打造集团一体化监控、一站式辅助决策分析的信息窗口,满足了集团公司对日常安全生产调度管理、生产调度决策分析、应急事故处理、应急救援等需要。

在平台 数据智能应用的双轮驱动下,如今,寄云科技已经广泛服务于包括中国电科、中国电子、富士康、北方华创、中石油、中海油、国网、大唐、中车、中铁、麦格纳等在内的世界五百强和行业头部客户,积累了丰富的高端制造行业经验与样板工程,对于拓展行业内其他客户起到了非常有利的示范效应。时博士强调,“未来,寄云科技将在上述三大类智能应用的基础上深耕制造场景,朝着小型化、轻量级的方向发展,使行业智能应用功能更加专一。”

持续创新,翻开寄云科技未来新篇章

2020年,工业互联网融资数量和规模再创新高。据计世研究院数据统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领域共发生了135宗融资活动,是2019年的3倍,融资总额超过200亿人民币。这其中就包括了电科研投基金对于寄云科技的C轮近亿元投资。

“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不可能仅依靠投资和烧钱就发展壮大”。时博士表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多元但零散,难以通过统一的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这也导致了不可能如同互联网经济一样通过融资烧钱快速扩大市场,然后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实现盈利。在时博士看来,融资只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2018年和2019年,寄云科技完成了B轮和B 轮融资。本次获得电科研投基金的投资,将有助于寄云科技与中国电科在技术、产品、服务、市场等方面展开合作,合力创新工业互联网生态。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作为较早进入工业互联网赛道的寄云科技,时博士坦言,前期也走过一些弯路。“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寄云科技必须回归自身核心能力的建设。这也是寄云科技秉承不断学习的工程师文化和坚持IT/OT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因。”如今,寄云科技的团队成员既有来自于国外领先工业互联网供应商,也有来自国内传统制造业巨头,以及IT领域的人才,专业背景涵盖工业自动化、核心工业软件、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是数据,应用落地的基础是行业机理和知识沉淀。伴随着工业互联网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未来势必会有更多场景化的智能应用脱颖而出。“对于寄云科技而言,也将继续强化以数据智能为中心的平台产品能力,与客户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更多基于数据的智能化应用,更好的帮助制造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时博士如是说。

后记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在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寄云科技平台 数据智能应用的优势与特色也日渐鲜明。对于寄云科技而言,收获多轮融资只是起点,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才是最终目标。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时培昕博士深知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眼下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好,一步一个脚印,让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企业带来可衡量的、显著的价值。

人工智能